首页
留言
动态
归档
推荐
音乐
工具
Search
1
Emby公益服-上万部电影电视剧免费看
64,073 阅读
2
openwrt-docker部署lxk0301京东自动签到脚本
12,679 阅读
3
QuantumultX-京东签到撸京东豆
11,042 阅读
4
LXK0301京东签到脚本-自动提交互助码
9,452 阅读
5
微信-域名被封监测以及自动更换被封域名
9,071 阅读
随便写写
科学上网
Web开发
瞎折腾
Search
标签搜索
quantumultx
laravel
openwrt
laravel nova
laradock
telegram
薅羊毛
google adsense
jd_scripts
京东签到
ubuntu
oh-my-zsh
web开发环境
nginx
工具
shadowsocks shadowsocksR
RBAC
权限管理
内网穿透
Python
orzlee
累计撰写
44
篇文章
累计收到
595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随便写写
科学上网
Web开发
瞎折腾
页面
留言
动态
归档
推荐
音乐
工具
搜索到
1
篇与
new Bing
的结果
2023-04-04
探索ChatGPT、NewBing和Google Bard:我与大型语言模型的初体验
前言 最近ChatGPT很火爆,不过我还是近几天才知道,平时也没怎么看新闻,有点孤陋寡闻了!既然都发布了那我也来试试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智能!这不,一口气体验三款AI,chatGP、Bing AI,还有Google Bard。 一个ChatGPT出来,后面就会有千千万万个ChatGPT如脱缰野马般涌现,那么那些跟趋势蹭流量的ChatGPT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注册ChatGPT 刚接触到ChatGPT那就不得不提注册了。虽然注册也没什么难点,但是还是有限制,例如你的IP、手机号码等。当然伟大的国人总是能想到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IP问题科学上网就行了,我还是推荐多使用欧美地区节点,香港都不行,和大陆一视同仁了,唉~~~! 注册也没什么难点,主要是短信验证,对号码有要求,国内、香港的反正是不行的,只能用其他国家。电话验证接码我使用的是sms-activate 【链接包含我的Ref,介意的话不要点击】,当然有很多选择,这个倒是无所谓。openai好像也只是用来验证你是真人,也没看见那里能设置或修改电话,目前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其他用途。 sms-activate必须要充值后才能使用,充值支持支付宝、银联卡等。 点击右上角充值: 选择支付宝即可,当然也可以用银联卡,什么方便用什么: 充值完了就可以选号码开始注册了,在右边搜索openai: 选择印度尼西亚(你可以试试其他的,但是不保证能收到验证码,没收到码一般也不会扣费),一般在openai验证手机号时等个3-5分钟,如果还没有接收到验证码,就可以X掉再换一个号码了,没收到验证码是会把扣费返还的: 他们甚至都为其出了官方教程:sms-activate注册openAI。 注册openai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chatGPT-web版是免费的。听说是有次数限制的,这两天使用还是没有触碰到上限。 体验ChatGPT chatGPT-web版在对话中经常出现错误的情况,之前我以为是访问人数太多导致,这两天换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翻墙节点后稳定许多,否则会一直出错,需要刷新网页才能恢复,非常难受。 ChatGPT自然语言处理非常出色,精通多国语言,非常流利。最让人惊讶的是上下文关联,每次对话都会结合本轮对话上下文做出回答。 打个比方,你先问它"乔布斯是谁",再问它"他对苹果公司有什么贡献",这里的【他】是指我上一次问题里面的"乔布斯"。别小看了上下文关联以为很简单,其实对于提取上下文里面与本次对话有关联的关键词是非常困难的。这就类似于人类的记忆功能,你和刚会说话的小朋友对话时,他就可能经常出现"丢失上下文关联",不理解你说的是指什么。 它甚至都能写论文、诗词、程序,在编程开发中,遇到BUG、异常它都能给出可能涉及的问题。这可比在搜索引擎里面一个个翻找答案的效率可快多了。何况中文垃圾站真是一片一片的,大大降低效率。提供给它的任何日志,让它总结分析,它都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这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网上也出现了很多Chrome浏览器的ChatGPT扩展,总体来说体验还是不够好。 一些基于web获取chatGPT-web版的Cookie和Token,在chatGPT-web版中对话都经常断线要刷新网页才能继续,放到扩展中也一样断线,体验非常不好。 还有一种基于OpenAI-API,这种体验非常好,但是OpenAI-API收费。目前注册ChatGPT账号有5美金的体验金,而OpenAI-API的收费是按照字数来收取的,称之为Token,以下是价格: 关于token消耗,以下引用ChatGPT3.5回答: 在 OpenAI API 中,每个模型的 Token 数量限制是不同的,因此“1,000 tokens 约等于 750 个单词”这个说法的具体计算方式也可能因模型而异。一般来说,这种说法是根据一个平均单词长度为五个字符的假设得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包含 1,000 个 Token 的输入文本大约包含 200 个单词。而根据英语写作的经验,每个单词的平均长度约为 4-6 个字符,因此约 200 个单词的文本约有 750 到 1,200 个字符,这就是通常将 1,000 个 Token 与 750 个单词联系起来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这个token是双向计费,你提问的字数和AI回答的字数都是会消耗掉token的(包括标点符号等一系列其他符号)。虽然GPT3.5 1000Token只需要0.002美金,但是1000Token消耗非常快,特别是中文字符。如果使用上下文关联,需要用到会话ID,那本次对话所关联的会话也会再算一次token,你想想这个消耗有多大。个人使用都能感觉到肉疼,但是公开使用那就更不用说了。你看现在网上大把的免翻墙免费用ChatGPT的那些,如果真是ChatGPT API搭建,然后免费给你用,你觉得现在还有这种"好心人"吗?如果不是ChatGPT,那它是个什么东西相信大家都应该想得到! 目前我在使用的Chrome浏览器扩展只有一款,chatGPTBox,相对于其他的体验比较好,而且开源。目前划词功能、配合搜索引擎比较实用,其他的我觉得也还好,使用情况不多。有兴趣可以点进去看看。 ChatGPT还有Plus版,可以抢先体验新功能,目前plus版可以使用GPT4: 我目前还没有去体验Plus版,chatGPT-web版使用的比较少,但是我准备使用openAI API,所以弄了张美国虚拟信用卡用来绑定。目前国内推荐的虚拟信用卡大多都是depay和nobepay。免费版在高峰期会提示We're experiencing exceptionally high demand. Please hang tight as we work on scaling our systems.,需要刷新网页更频繁,plus应该会好许多,但是我没用过也不能确定。 起初我想使用depay,无奈连个像样的官网都没有,注册也有BUG,我发送验证码始终没有反应。而且充值有点麻烦。有手续费、月费、不想实名需要10美金卡费。 nobepay注册需要邀请码,这个邀请码自己上网找找,我也是网上找的 (989B08,用不了的话自己上网找找吧),没有还注册不了。 需要实名认证,注册时微信ID那一栏一定要已经实名认证的微信,到时候充值和实名认证都是要用该微信。 注册时最低充值500RMB,支付宝充值有1%手续费,开卡有手续费和最低充值金额(每张卡可能不一样)。充值的RMB,开卡是扣费也要选择RMB账户,汇率偏高,我开卡时汇率时6.8,他那边显示7.0!556766卡段开卡要充值最低30美金,需要扣除手续费、开卡费、汇率转换差不多2.X美金。556766卡段能绑定openai,开卡时地址找找美国免税州地址,网上搜搜美国地址生成器,生成一个即可,信用卡姓名可自定义。 openai使用的是Stripe收款,开卡时需要注意,你的ip最好是信用卡开卡国的,否则大概率被拒绝。如果你使用nobepay 556766卡段,选美国节点去绑定,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目前支持卡段(已验证): OpenAI/ChatGPT Plus 支持的卡段: 591393 ( DePay ) 556766 ( NobePay ) OpenAI/ChatGPT Plus 不支持的信用卡: 国内招行 VISA/MASTERCARD 、全币卡 全球付香港虚拟卡 万里汇香港虚拟卡 绑定成功后一般是从信用卡 PENDING 5美金,然后每月有账单,用多少扣多少!先用后付。 体验NEW BING Bing在众多搜索引擎中一直不怎么起眼,毕竟Google才是大头。虽然Google搜索引擎早已涉及自然语言AI领域,但是却是微软的Bing AI先出来。 微软在早期忽略搜索引擎,自家的IE也是爱用不用的态度,直到Google的出现,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浏览器,那个曾经有巨大优势的微软反应过来才发现已经被人家甩得太远。而微软近几年的操作一直在布局,从收购Github,组建Azure云服务, 投资OpenAI实验室,直到今天ChatGPT,微软在AI领域已经走在了前面。 Bing AI相对于ChatGPT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互联网能力,目前的Bing AI使用GPT4模型,并且结合自家搜索引擎能更快更好的找到答案。Google虽然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来完善搜索引擎,但是返回的大量搜索结果中去找答案还是非常耗时的,而Bing AI却已经缩短了从搜索结果中到找到答案之间的时间,这让Google搜索引擎感受到了压力。 在和Bing AI对话时发现,对于已知问题它会直接给你答案,未知问题,它会通过搜索引擎去结果中总结答案。可惜也需要科学上网才能使用。总体体验相对于chatGPT-web版反应稍慢,有可能时因为使用GPT4模型的关系。 Bing AI必须使用自家的Edge浏览器,不过可以通过修改请求User Agent来模拟Edge。Chrome浏览器可以使用ModHeader扩展来修改: Edge浏览器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10.0.0.0 Safari/537.36 Edg/110.0.1587.57 你甚至可以添加X-Forwarded-For头部然后指定国外IP来免除科学上网,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Bing AI虽然可以联网进行搜索,但是表现起来比ChatGPT要呆,很多时候一直给出重复答案,就算你强调关键字也是如此,甚至它会结束当前对话,脾气还不小。像是给它一份报告,让它分析,他就完全不如ChatGPT那样会给出总结和分析。看来Bing AI可能被屏蔽某些功能。 体验Google Bard 其实,我还是很看好Google的Bard AI,用了这么多年Google搜索引擎,Google搜索引擎的关键词纠错能力还是很亮眼的。我相信很多人在打字输入比较快的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谐音词,当它输入到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时候,你会发现基本上已经被Google纠错,并且在搜索引擎结果上面返回已经纠正的关键词,你是不是要找 xxxxx,红色高亮。ChatGPT和Bing也是有纠错能力的,只是我更想试试Bard。 2023-04-05 我已经获得了Bard AI的体验资格,很遗憾,它目前支持英文... Bard它说它支持关键词纠错,并且善于互联网搜索(我英语一塌糊度,这都是我用Google翻译的...) 你甚至可以将文章链接丢给它,它去帮你分析总结。我先是发生文章地址让它帮我做SEO优化,然后让它分析总结这篇文章。但是我发现它的回答有些问题,我把我这篇文章丢给它分析,它把New Bing说成是Google Ai的新搜索引擎... 当然它的中文还在训练中,这都可以理解。 Bard回复体验不像ChatGPT和Bing两个AI,它是一次返回全部答案,而其他两个是一个个字输出。Bard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答,只要你敢问! 有时候回答能明显比之前回答慢,我估计它是自己在互联网搜索,并且分析搜索结果。Bard虽然自己说会用到各种搜索引擎,但是我认为它多数时候都是使用Google,毕竟是自家的,不可能放着自家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不用,去用其他搜索引擎。配合Google搜索引擎简直如虎添翼,这也让我更看好Bard未来的发展。 我立即去问Bard来验证,果不其然它回答确实优先使用Google,但是他这回答总感觉有点王婆卖瓜的感觉... 随即我又问它出现的原因是不是因为ChatGPT,连Google两位创始人都回来了,虽然我也认为它的潜力很大,希望它自己的回答也不是在讲大话! 就目前来看,它没有像chatGPT-web版一样频繁断线需要刷新网页,体验感稍微好点,但是它的中文还在训练中,不知道还要多久。没有发现禁止某些地区使用,只是体验需要申请。 结语 目前我已经简单体验了ChatGPT、Bing AI和Google的AI Bard。目前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走出了一大步,相信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进步会越来越快。openai API价格比较贵,就个人而言勉强能接受,但是如果用它来做公共服务前期投入还是比较大的。ChatGPT和Bing AI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Bing AI明显更偏向解决关于搜索类型问题,虽然基于GPT4,但表现出来连GPT3.5都不如(阿三的锅?)。而Google AI Bard虽然还没发布,但是消息模型功能上感觉比其他两款要强大,看看Bard的后续进展吧! 我这两天只玩了下消息模型,还有很多图片、语音等模型还没机会,就拿图片模型来说,提取图片中的文字功能就可能绕过目前大部分简单图片验证码。 AI是新鲜事物,能力有限,目前最多也是辅助使用,远没有达到代替的程度。它无论是写代码,还是写论文,都基于大数据。 但这仅仅是目前...
2023年04月04日
2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